今天有條新聞——
美國能源部國家核安全管理局代理局長特雷莎·羅賓斯,近期在美國國會眾議院聽證會上披露,美國計劃于5月底開始批量生產(chǎn)最新型號的B61-13核彈,相比原計劃提前近一年。
據(jù)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wǎng)站介紹,這款核彈的破壞力,是1945年廣島原子彈爆炸當量的21倍。
今天還有一條新聞——
中國在塔克拉瑪干沙漠種的10萬株玫瑰開了花。
(來源:人民日報)
兩則新聞雖無關聯(lián),同時擺在眼前,卻也讓人深思:批量生產(chǎn)新核彈,防沙治沙種玫瑰,世界更需要的,究竟是哪種?
中國這10萬株玫瑰,用于給塔克拉瑪干沙漠“鎖邊”。沙海之中,莽莽黃沙。紫色玫瑰,鏗鏘綻放。扒開沙粒,玫瑰的根系深入沙層,“抓”住的沙子能堆成小小沙包。
去年11月,全長3046公里的塔克拉瑪干綠色阻沙防護帶實現(xiàn)全面鎖邊“合龍”。合龍的最后一步,是新疆于田縣將最后一枝玫瑰花苗栽入沙土,與一眼望不到頭的胡楊、紅柳等,連成一片。
那一刻意味著:中國人以近半個世紀的執(zhí)著,將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圍了起來。
塔克拉瑪干沙漠,又稱“死亡之海”,總面積超33萬平方公里,其中流動沙漠面積占比76%,歷史上曾出現(xiàn)過一年向前移動100多米的紀錄。
與規(guī)模如此龐大且不斷前移的風沙較量,人類沒有絕對的勝算。但中國人就是創(chuàng)造出了人類防沙治沙史上的奇跡——
1978年,黨中央作出在西北、華北、東北風沙危害和水土流失重點地區(qū)建設大型防護林的戰(zhàn)略決策。40多年里,當?shù)厝艘话谚F鍬一把鐮,在塔克拉瑪干沙漠鋪設了50多萬畝草方格,植樹20億株——如果按1米的株距排開,這些樹可繞地球近50圈。
在窮荒絕漠中,國人不斷探索:種樹種草,當?shù)馗刹炕貞洠瑤缀趺恳黄轮驳牧值囟家ㄙM3年、栽種3次以上;“中國魔方”草方格,用麥草、稻草、蘆葦?shù)仍錾痴希c風沙正面交手;還有生物治沙、光伏治沙、機械化和智能化治沙.......一代代人接力,硬是將綠洲與黃沙、生命與死亡分隔開來。
網(wǎng)友們說,今天的沙漠玫瑰,是屬于中國人的浪漫。
其實,浪漫之下,更有務實:
當?shù)亟榻B,于田沙漠玫瑰,是適應沙漠邊緣環(huán)境的特殊品種。一株玫瑰用2到3年的時間,就能形成寬2米到3米的花壟,讓沙子在玫瑰根下安家;沙漠玫瑰多呈叢生狀,繁茂枝葉能降低風速,減輕風沙對地表的侵蝕;沙漠里種玫瑰,還能催生玫瑰產(chǎn)業(yè),用玫瑰花茶、玫瑰采摘等,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再到“人沙和諧”,中國智慧也在影響著全球。
《聯(lián)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第十六次締約方大會上,中國防沙治沙經(jīng)驗獲高度評價,被視為“為全球綠色發(fā)展注入動力”;外媒注意到,中國人工林面積已達世界第一,貢獻了全球約1/4的新增綠化面積。這是中國應對“地球之癌”的擔當。
在塔里木沙漠公路的景點上,有這樣一句標語:“只有荒涼的沙漠,沒有荒涼的人生”;科幻作家劉慈欣曾在小說中預言,塔克拉瑪干沙漠,最終變成了一片草原。
沙漠玫瑰迎風怒放。這才是今天最硬核的新聞。
文/點蒼
來源/俠客島微信公眾號
責編:陳菲揚、王珊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