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輿論場 >

愛情傳奇、文學成就之外的建功立業(yè) 作家王軍新書聚焦司馬相如“西南行”

新華網(wǎng) 2024-11-01 08:18:24

談到司馬相如,人們總是想到他在辭賦上的文采飛揚,或是與卓文君的浪漫故事。但其實,他更是安邊、開邊的功臣。

兩千多年前,司馬相如就奉漢武帝之命出使西南,硬生生從成都“走”到了云南。他一路開通道路、涉水架橋,安撫民心,促進西南幾十個兄弟民族和平地融入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歷史格局,對南方絲綢之路的開拓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風云際會中,這番舉措更是把古老中國和東南亞,以至于南亞、西亞的經(jīng)濟文化連在了一起。

司馬相如以卓越的政治遠見、高超的政治智慧,出色地完成使命,在邛都(今西昌)、筰都(今漢源)一帶設(shè)立了十多個縣,協(xié)助漢武帝將西南各民族團結(jié)統(tǒng)一于大漢疆域,為中華統(tǒng)一大業(yè)作出了不朽的貢獻。西南行是司馬相如的高光時刻,是他一生中在政治上達到的最高峰。

《司馬相如西南行》

近日,作家王軍的非虛構(gòu)新作《司馬相如西南行》由成都時代出版社出版。該書聚焦司馬相如出使西南的這一歷史細節(jié),蕩氣回腸地展現(xiàn)了西南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進程。作者旁征博引,將司馬相如奉使西南、打通西南絲綢之路的歷史功績娓娓道來。在作者凝練的文字引領(lǐng)下,讀者仿佛也穿越到了兩千年前,跟隨司馬相如跋山涉水,酣暢淋漓地體驗了一場“八千里路云和月”的驚心動魄。

王軍在書中描述,司馬相如開拓西南的過程中,一路撤銷舊時的關(guān)隘,疏通靈山的道路,在孫水源頭架起橋梁,把漢王朝疆域向西擴展到沫水、若水一帶,向南達到以牂牁江為邊界,使得冉夷臣服,駹夷順從,平定了笮,保全了邛,占領(lǐng)了斯榆,攻取了苞滿。一介侍從張騫打通了西域,一介書生司馬相如打通了“南域”。偉大的南方絲綢之路,就這樣一寸一寸地在腳下延伸,一頁一頁地在峻嶺深壑中書寫……

王軍的寫作扎實考證,旁征博引,加以散文詩般的語言,將司馬相如這幾千里路的所見所聞娓娓道來:或是細雨連綿的嚴道(今滎經(jīng)一帶),或是午后風狂的筰都,或是明月高懸的邛都,甚至還有“白質(zhì)黑章”的“般般之獸”(極似大熊貓)。山川風貌、人文地理,在作者筆下徐徐展開,各種歷史資料、典籍文獻信手拈來,是一部“俯以察于地理”、融合古今的西南地區(qū)地理志。

《司馬相如西南行》

人物名片:王軍,作家,現(xiàn)任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常務(wù)副館長。著有《詩心:從<詩經(jīng)>到<紅樓夢>》《李商隱》《高語罕傳》《高語罕年譜》《〈九死一生記〉校注》等。王軍從中學時期開始熱愛古詩,對李白、杜甫、李煜、蘇軾、李商隱、納蘭性德等人的詩歌世界,甚為癡迷。

責編:吳正丹、欒雨石

手機海外網(wǎng)
使用手機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