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在北京同阿拉伯、伊斯蘭國家外長聯合代表團會談。(圖/外交部網站)
11月20日至21日,阿拉伯、伊斯蘭國家外長聯合代表團訪華,就推動當前巴以沖突降溫、保護平民、公正解決巴勒斯坦問題深入溝通協(xié)調。在巴以沖突越演越烈之際,此訪引發(fā)國際輿論高度關注。外媒普遍認為,中國在推動解決巴以問題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當務之急是停火止戰(zhàn)
此次訪問是11月11日阿拉伯-伊斯蘭國家領導人聯合特別峰會之后,阿拉伯、伊斯蘭國家為尋求國際社會共同努力的最新外交行動。路透社注意到,此次外長聯合代表團成員包括沙特外交大臣費薩爾、約旦副首相兼外交大臣薩法迪、埃及外長舒克里、印度尼西亞外長蕾特諾、巴勒斯坦外長馬立基以及伊斯蘭合作組織秘書長塔哈。據路透社報道,費薩爾表示,代表團來到北京是要傳遞一個信息:必須立即制止戰(zhàn)爭和殺戮,必須立即向加沙運送人道主義物資。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刊文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對訪華的代表團重申了中國關于“立即停火止戰(zhàn)”的呼吁。該報道援引王毅的話說,中國“站在國際公平正義一邊”。英國《金融時報》注意到,王毅表示,中方反對任何針對巴平民的強迫流離失所和強制遷移。以色列應停止對加沙人民的集體懲罰,盡快開放人道主義走廊,防止發(fā)生更大規(guī)模的人道主義災難。
11月20日是中國與巴勒斯坦建交35周年紀念日。多年來,中國為推動巴勒斯坦問題早日得到全面公正持久解決作出了不懈努力。美國之音網站報道說,王毅在與外長代表團會晤時表示,“中國是廣大阿拉伯、伊斯蘭國家的好朋友、好兄弟。我們始終堅定維護阿拉伯、伊斯蘭國家的正當權益,始終堅定支持巴勒斯坦人民恢復民族合法權益的正義事業(yè)”。
中國致力于推動和平
中國是此次阿拉伯、伊斯蘭國家外長聯合代表團一系列外交訪問的首站,這表明了阿拉伯、伊斯蘭國家對中國的高度信任,體現了雙方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卡塔爾政治分析人士易卜拉欣·弗萊哈特在接受半島電視臺采訪時表示,中國被阿拉伯和伊斯蘭國家視為“可信任的第三方調解者”,因為“中國得到了巴勒斯坦人的信任,也跟以色列有很強的聯系”。
CNN刊文稱,作為本月安理會輪值主席國,中國一直在尋求沖突解決方面發(fā)揮“積極作用”,“致力于推動和平進程”。在中國的主持下,聯合國安理會11月15日通過了關于本輪巴以沖突的首個決議,呼吁在整個加沙地帶緊急實施有足夠天數的人道主義暫停,以便提供基本物品和服務,開展緊急救援和恢復工作。
德國之聲網站則注意到,自本輪沖突爆發(fā)以來,中國就積極參與國際外交斡旋行動。報道稱,中國政府中東問題特使翟雋對地區(qū)多個國家進行了訪問,參與了10月22日埃及主持召開的巴勒斯坦問題和平峰會,11月9日在巴黎召開的支援加沙平民國際人道主義會議,以及這個星期在巴林召開的麥納麥對話會。美國和平研究所的報告稱,今年伊朗和沙特在中國斡旋下實現復交,被視為中國在中東外交影響力不斷增強的證據。報告稱,中國與中東地區(qū)所有國家都保持友好關系,這方面是“獨一無二的”。
期待重啟和談進程
據巴勒斯坦當地媒體Gaza Now報道,截至11月20日,本輪巴以沖突已經造成超過1.3萬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其中包括9000多名婦女和兒童,另有超過3萬人受傷。根據以色列官方消息,以色列死亡人數約為1200人。根據英國《金融時報》援引的數據稱,目前加沙地帶約有170萬人流離失所。《紐約時報》通過對衛(wèi)星圖像的分析稱,截至11月18日,加沙北部地帶約一半建筑物被摧毀或損壞,而整個加沙地帶至少有5.6萬幢建筑遭到損壞,占全部建筑物的20%至26%。
11月20日,以色列襲擊了位于加沙地帶北部的印度尼西亞醫(yī)院,造成至少12人死亡,數十人受傷,這是該醫(yī)院自10月7日以來遭遇的第5次襲擊,也是以色列在此前襲擊加沙地帶最大醫(yī)院希法醫(yī)院后,再度對加沙地帶的醫(yī)院發(fā)動襲擊。巴勒斯坦媒體稱,該醫(yī)院目前也已經被以軍包圍,醫(yī)院內有數千名無家可歸的人及約700名醫(yī)護人員和傷員等。世界衛(wèi)生組織當天表示,衛(wèi)生工作者和平民永遠不應該暴露在這種恐怖中,特別是在醫(yī)院里。“當這些本應是避風港的醫(yī)院變成死亡、破壞和絕望的場景時,世界無法保持沉默。”
巴勒斯坦問題是中東問題的核心。不實現巴勒斯坦問題的公正解決,中東就難有持久和平穩(wěn)定。巴以沖突循環(huán)往復,根本原因是巴勒斯坦人民的建國權、生存權、回歸權長期遭到漠視,解決之道是落實“兩國方案”,建立獨立的巴勒斯坦國。此次訪華的阿拉伯和伊斯蘭國家外長高度評價中方在巴勒斯坦問題上長期秉持公正立場,贊賞中國作為聯合國安理會輪值主席國推動出臺本輪巴以沖突以來首份安理會決議,期待同中方開展更加密切的協(xié)調,防止危機蔓延,重啟和談進程。(文/老度)
海外網版權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責編:陳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