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原創(chuàng)評論 >

真相 | 集束彈藥下冤魂無數,美國還不清累累血債

海外網 2023-07-13 15:40:10

1129745788_16891556535541n.jpg

7月11日,一名男子在老撾首都萬象“義肢與矯形合作事業(yè)”展館里觀看模擬美軍散布集束彈藥的展品。(圖源:新華社)

美國政府近期宣布向烏克蘭提供新一批軍事援助,其中包括被美國法律劃歸為違禁類別的大殺傷力集束彈藥。自烏克蘭危機爆發(fā)以來,美國便喜歡操縱敘事,將自己及盟友描繪為“正義”一邊,而此舉則直接把美國從其吹噓的“道德高地”上拉了下來。國際助殘組織2006年的一項研究表明,集束彈藥會產生大量的未爆彈,在未爆彈造成的傷亡中,98%是平民,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至少5.5萬名非戰(zhàn)斗人員因此傷亡。

柬埔寨首相洪森日前在社交媒體上呼吁烏克蘭不要使用美國提供的集束彈藥,因為使用這些彈藥將在未來多年甚至100年里給被轟炸地區(qū)帶來最嚴重的危險。洪森的疾呼,來自于柬埔寨深受集束彈藥之苦的慘痛歷史。

據耶魯大學統(tǒng)計,1965年至1973年,美國共向柬埔寨113716個地點投下超過275萬噸炸彈,5萬至15萬名柬埔寨人被害。集束彈藥聯盟(CMC)報道稱,根據美國的統(tǒng)計,在越南戰(zhàn)爭期間,美國在柬埔寨使用了約8萬枚空投集束彈藥,其中包含2600萬枚子彈藥,保守估計,留在地下的炸彈數量約為600萬至700萬枚。

對柬埔寨人而言,美國的轟炸行動是秘密的、沒有預警,美軍的飛機突然有一天就從天而降。據美國歷史頻道2020年報道,1969年3月,時任美國總統(tǒng)尼克松濫用總統(tǒng)權力,批準對柬埔寨進行秘密轟炸,這被稱為“菜單行動”,1969年5月9日,《紐約時報》向公眾披露了這一行動,引發(fā)國際抗議。美國調查網站“截擊”5月23日報道,在尼克松上任一個月后,便開始規(guī)劃“菜單行動”,為了保密,該行動將柬埔寨的空襲記錄為發(fā)生在南越,并且在“菜單行動”下,各種突襲行動被命名為“早餐”“午餐”“小吃”“晚餐”“甜點”等。在空襲發(fā)生后,真實文件被燒毀,虛假的目標坐標和偽造的數據會被提供給五角大樓與國會。并且,美國的轟炸也是盲目的,根據耶魯大學的研究,在美國對柬埔寨轟炸的超過11萬個地點中,有3580個地點被標記為“未知”目標,而有8238個地點根本就沒有目標存在。

在柬埔寨民眾毫無防備的情況下,美國的集束彈藥傾斜而下。有村民告訴“截擊”記者,當村民們第一次看到美國的飛機,許多人都興奮地跑出家來看這個龐然大物,但很快,村民們便知道這個龐然大物的可怕。人們不敢在家里煮飯,因為美軍看到炊煙后會進行攻擊。

然而,戰(zhàn)爭時期的災難只是種子,埋在地下的數百萬枚未爆彈還將繼續(xù)吸食柬埔寨人的鮮血。

柬埔寨媒體《高棉時報》2016年報道了一對夫妻的遭遇,46歲的馮切特2002年因遭遇美軍遺留的集束彈藥失去了左腿,他的妻子則失去了視力。集束彈藥聯盟報道稱,一名叫朗姆·維特的女子因集束彈藥失去了右腿,她的兄弟也被炸死。《經濟學人》2021年報道稱,自1979年以來,未爆彈已在柬埔寨造成至少1.9萬人死亡。

傷害還體現在經濟方面。埋藏著未爆彈的土地,令柬埔寨農民不敢耕種。《經濟學人》報道稱,通常而言,肥沃松軟的土壤對農民來說是一件好事,但在柬埔寨,這樣的土地往往意味著危險而不是富饒,因為許多落在較軟土地上的炸藥不會爆炸,沒有人知道在這些肥沃的土壤中埋著多少炸彈。柬埔寨農民只在確信沒有炸彈的部分農場種植農作物,或者他們不使用機器而用手動工具來降低爆炸風險。根據俄勒岡州立大學的研究,肥沃地區(qū)農場農作物的種植面積減少了12%,農民的收入減少了40%。

在柬埔寨,美國留下的也不只是集束彈藥。《高棉時報》2017年報道稱,柬埔寨柴楨省有96人因疑似接觸化學炸彈而被送醫(yī)治療,當中許多人出現呼吸道疾病、皮膚病的癥狀,當時,柬埔寨從村莊里挖出了16枚化學炸彈,這些炸彈在越戰(zhàn)期間由美軍投放,炸彈中的一些化學物質會進入空氣與水中。在2017年的另一篇報道中,有村民回憶起越戰(zhàn)時的場景:飛機投下炸彈,大地為之震顫,夜晚亮如白晝,美國投放了集束彈藥、凝固汽油彈以及橙劑等化學武器。飛機在夜間投放橙劑,到第二天中午附近植物的葉子便會枯死。而美軍投放的有毒氣體會導致人的皮膚出現皮疹,也會影響孕婦與嬰兒。當時人們只得用尿液浸濕圍巾,再放進搗碎的香蘭葉里,將之包在臉上,以抵御美軍的化學武器。多年后,化學炸彈卻再次被挖出,并對當地村民造成影響。有村民表示,永遠不會忘記美國在柬埔寨造成的損失,“我們受了很多苦,美國應該賠償柬埔寨”。

但事實上,美國并沒有給足柬埔寨民眾應有的賠償。據《高棉時報》2016年報道,柬埔寨地雷行動中心負責人亨·拉塔那強烈不滿,因為美國給柬埔寨用于清除未爆彈的資金實在太少,此前是每年15萬至200萬美元,截至報道時為500萬至600萬美元。《高棉時報》今年2月9日報道稱,柬埔寨需要大約7億美元來清除邊境沿線的集束彈藥,這些彈藥仍然對以采集林業(yè)產品為生的人們構成危險。面對如此巨大的缺口,美國難道不應負責?

從歷史上看,美國投下的集束彈藥已對太多國家造成傷害,不只是柬埔寨,在老撾、阿富汗、伊拉克等國也留下了傷疤,甚至就連美軍自己也是受害者。《紐約時報》2019年在題為《美國使用集束彈藥殺死自己士兵的黑歷史》的報道中寫道,海灣戰(zhàn)爭中,美國士兵在清理未爆彈時被集束彈藥炸死的情況頻繁發(fā)生。有士兵表示,美國的BLU-97集束彈藥是武器庫中最危險的武器,造成的傷害不分敵友。

但即便這樣,美國也沒有從無數的慘劇中汲取教訓。自烏克蘭危機爆發(fā)以來,美國沒有哪一天不擺出一副“為烏克蘭好”的嘴臉,如今不顧集束彈藥可能帶來的“百年傷痛”也要給烏克蘭危機拱火澆油,這再次暴露了美國的價值取向——在美國心中,烏克蘭不過是拖垮俄羅斯的“炮灰”,烏克蘭民眾的生命根本無足輕重。

(文/何所憶)

責編:何洌

手機海外網
使用手機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