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9日,國際原子能機構(gòu)理事會審議了“美英澳核潛艇合作所涉核材料轉(zhuǎn)讓及其保障監(jiān)督等影響《不擴散核武器條約》(NPT)各方面的問題”。美英澳三國必須給國際社會一個應(yīng)有的交代。
多年來,美英澳自稱為國際核不擴散努力的“領(lǐng)導者”,事實證明三國才是真正的擴散者,尤其美國是全球最大的核威脅來源。對這一點,太平洋島國有切膚之痛。
1946年至1958年,美國曾在南太平洋的馬紹爾群島進行67次核武器試驗,給當?shù)孛癖妿砹松钪貫?zāi)難。據(jù)《華盛頓郵報》報道,如果將這些核武器試驗的爆炸威力平均分配,相當于在12年時間里,馬紹爾群島每天都要遭受1.6次廣島原子彈規(guī)模的爆炸。67次核爆將馬紹爾群島推入痛苦深淵后,美國竟然甩手就走。既沒有幫助馬紹爾群島徹底清除核試驗遺毒,對當?shù)厝说馁r償也微乎其微。
核爆危害太平洋島國的遺毒未除,如今又公然向澳大利亞非法轉(zhuǎn)讓核武器材料,美國破壞起國際核不擴散體系來根本視規(guī)則如無物。這樣的美國,有何臉面堂而皇之偽裝成國際規(guī)則的“裁判員”?
文/何所憶
圖/海曼平
責編:何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