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名在“危地馬拉梅毒實驗”中被感染的女性。(圖源:路透社)
近期烏克蘭局勢意外引發(fā)世界對美國全球生物實驗室的關(guān)注,面對俄羅斯在烏克蘭發(fā)現(xiàn)的文件、圖片、實物等證據(jù),美國政客試圖只用一句“虛假信息”搪塞。人們不禁要問,美國在全球的生物實驗室里究竟藏著什么?畢竟,美國在這方面的“黑歷史”數(shù)不勝數(shù),駭人聽聞的“危地馬拉梅毒實驗”便是證明。
據(jù)《紐約時報》報道,1946年至1948年,美國在危地馬拉開展非法人體實驗,共有5500多名危地馬拉囚犯、性工作者、士兵、兒童和精神病患者淪為美國的實驗對象,從10歲到72歲統(tǒng)統(tǒng)沒逃過“魔掌”。其中,1308人被故意感染梅毒、淋病、軟下疳等性病,至少有83人死亡,僅約有700人得到了抗生素治療。
二戰(zhàn)期間,美國士兵私生活極度混亂,性病在軍營異常猖獗。根據(jù)美國政府發(fā)布的一份報告《倫理道德上不可接受:1946年至1948年危地馬拉性病研究》(以下簡稱《報告》),當時有專家預計,將會有35萬士兵染上性病,每年將會損失70萬士兵,治療費用則為3400萬美元(約合2011年的4.4億美元)。在此情形下,研發(fā)治療性病的有效藥物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但令人發(fā)指的是,美國在本土的實驗失敗后,把目光投向了危地馬拉。為什么是危地馬拉呢?一個重要原因是,方便。
美國援助了危地馬拉的醫(yī)療衛(wèi)生系統(tǒng),當?shù)卦O(shè)有美國的實驗室,開展起實驗來很方便。而且,在危地馬拉開展實驗,不必擔心在美國會產(chǎn)生爭議的倫理問題,更不必擔心負面輿論和法律后果。于是,由卡特勒作為負責人,一批研究人員前往危地馬拉,美其名曰促進公共衛(wèi)生服務(wù),實則秘密開展了一系列恐怖實驗。
想要治好病,那么第一步就是要讓實驗對象染上性病,之后再探索哪些藥物可以發(fā)揮作用。因此,研究人員花了大力氣在危地馬拉傳播性病。
首先是所謂的“正常暴露”,研究人員收買妓女讓她們傳播性病。依據(jù)《報告》,一名妓女獲得了25美元的報酬,在隨后一年里她被11次接種不同種類的淋病,而且沒有得到任何治療。通過這種方式,危地馬拉的士兵、囚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有意暴露在病菌中,而參與實驗的妓女至少有一名年僅16歲。
其次是人工接種,研究人員在士兵、精神病人等人群中開展實驗。舉一個相當可怕的例子,據(jù)《紐約時報》報道,卡特勒往一位女性精神病人的左臂注射梅毒,不久后她身上出現(xiàn)了紅色腫塊,皮膚開始脫落。3個月后,卡特勒才給她注射青霉素。后來,卡特勒觀察到她非常不適,以至于她“似乎要死了”,盡管如此,卡特勒仍將一名男性淋病患者的膿液注射進她體內(nèi)。四天后,她的雙眼被感染,尿道流血,并最終死亡。
如此殘忍的實驗在當時并非什么還在爭論的倫理問題,當時已有共識認為“在活人身上注射梅毒病菌,在倫理道德上是不可能的”。另據(jù)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當時參與實驗的研究人員也明確知道自己違法了道德準則。作為負責人的卡特勒只是加強了保密手段,而這項罪行也確實成功地被掩蓋了。直到2010年才被美國學者曝光,美國政府這才承認“危地馬拉梅毒實驗”的存在。當時,時任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向時任危地馬拉總統(tǒng)阿爾瓦羅·克洛姆道了歉,然而至今美國都沒有任何人因此被追責,美國甚至連一筆真金白銀也沒賠過。
美國非法人體實驗的罪行可謂罄竹難書,相關(guān)的例證還有太多太多:1932年至1972年的塔斯基吉梅毒實驗,秘密跟蹤觀察約400名患有梅毒的貧窮非洲裔美國人,并極力阻止他們接受正常的治療,以了解梅毒的自然演變過程,到實驗結(jié)束,僅有74人幸存;1963年,布魯克林猶太慢性病醫(yī)院的22名老年患者被注射了活癌細胞……
BBC在報道中援引一名危地馬拉政府官員的話稱:“將高濃度病菌注射進眼睛、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和男性生殖器,是堪比納粹德國科學家的行為。”由此看來,無怪乎二戰(zhàn)后美國要與日本731部隊、納粹集中營醫(yī)生勾勾搭搭,原來他們本就是一路“貨色”,只不過美國要更加善于偽裝罷了。
(文/何所憶)
責編:何洌

贊

踩

路過